《白虎通德论》
源自: 四部丛刊初編/子部/白虎通德论
又称:白虎通、白虎通义。
东汉汉章帝建初四年(79年),皇帝亲自主持和召集当时著名的博士、儒生在白虎观讨论五经之同异。白虎观会议由太常、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陈述见解,“讲议五经异同”,意图弥合今、古文经学异同。汉章帝亲自裁决其经义奏议。这场大讨论的由来,一是由于古文经学出现之后,在文字、思想、师说各方面都同今文经学派发生分歧,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自西汉武帝时占统治地位的今文经学派,为保住自己的地位,急需利用皇帝的权威制成定论,以压倒对方。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皇帝也乐于出面组织一场大讨论。在白虎观会议所涉及今文经学的政治学说提要,广泛解释了封建社会一切政治制度和道德观念,成为当时封建统治阶级的神学、伦理学法典。会议的成果由班固整理编辑而成《白虎通义》一书,简称《白虎通》。
《白虎通德论》对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予以极大的期望。认为教者,所以追补败政,靡弊、溷渴 (《白虎通德论》卷七《三教》)。汉初,兴教化以克服败政之乱,靡弊之废,溷渴之状为当务之急。因而《白虎通德论》指出:教育何谓也,教育效也。上为之,下效之,民有质朴,不教不成 (《白虎通德论》卷七《三教》)。如何促使百姓及其子弟能知人伦,以别于禽兽,《白虎通德论》中提出了这样的教育方案:第一,要 立庠序以导之 ,立庠序的目的在于 行礼乐,宣德化(《白虎通德论》卷七《三教》)。
第二,要用里中之老而有道德者为右师,教导里中子弟(《白虎通德论》卷四《辟雍》)。
第三,以忠、敬、文作为向百姓教化的基本内容。在这里,教人以忠是至关重要的。原因在于忠于一切行为之本。很明显,这里所提出、倡导的内容,不过是孔子行忠信的儒家教育学说。
关于学校教育最基本的教学内容,《白虎通德论》中有具体的要求:以五常之道 训化人的德性,以五经六艺培养人的才术。
五常之道的教育内容分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明三纲,即: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
其二,正六纪,即: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做到诸舅有义,族人有序,昆弟有亲,师长有尊,朋友有旧。这些内容的确定,是汉朝统治者实行独尊儒术以来,儒家道德教育理论在学校教育中的反映。历史证明,自汉以后的中国教育史,儒家的道德教育理论一直占有绝对的,不可动摇的地位,影响到近代。
五经六艺 包括智育、美育等。教育内容分以下几个方面:诗教,培养人温柔宽厚的性格;乐教,培养人广博易良的情操;礼教,培养人恭俭庄敬的品质;书教,培养人属辞比事的志趣。
《白虎通德论》关于教师的作用也有明确的阐述,认为人要懂得道理,获取知识,就必须向老师学习。是以人虽有自然之性,必立师傅焉(《白虎通德论》卷四《辟雍》)。教师应在社会中具有很高的地位,是任何人不可取代的, 尊师重先,生之道也(《白虎通德论》卷四《辟雍》)。
另外,学习要外出求师,天子、太子、诸侯、世子皆就师于外.家庭内的道德传授不得提倡,原因在于:为世所读也,又授之道,当极说阴阳,夫妇变化之事,不可父子相教也。这部分论点对后世所延续继承的尊师重教传统美德起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