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询典 引经据典来寻找时事灵感

源自:

===================【开始】=================
是明代存世最早的一部论述文物概述、名玩优劣、作伪手法和真伪鉴别的文物鉴赏书,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物鉴定专著。明·曹昭撰。曹昭字明仲,江苏松江(今属上海)人。
全书共三卷十三论。上卷为古铜器、古画、古墨迹、古碑法帖四论;中卷为古琴、古砚、珍奇(包括玉器、玛瑙、珍珠、犀角、象牙等)、金铁四论;下卷为古窑器、古漆器、锦绮、异木、异石五论。

该书本分门别类介绍鉴赏古物,故全书共三卷十三论。每门又各分子目。多者三四十条,少者亦五六条。即每论又分为若干纲目。如古琴论又细分为伪断纹琴、唐宋琴、断纹琴等。编写方法为记事兼论述,鉴赏、考证亦堪精详。

《格古要论》的分类框架是在宋代以来古物的分类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它也承袭了宋代一些关于古物著录的书籍。其中比较明显的是南宋鸽撰《洞天清录》,该书内容分为古琴辨、古砚辨、古钟鼎彝器辨、怪石辨、研屏辨、笔格辨、水滴翰墨真迹辨、古今石刻辨、古今纸花印色辨、古画辨,其中相关部分也有一些条目相同或相似,琴辨中的断纹、伪断纹、古琴样制、古琴阴阳材、古琴色、纯阳琴,与《格古要论·古琴论》中的断伪断纹、古琴样、古琴阴阳材、古琴色、纯阳琴是一致的,受其影响可见一斑,但其内容则体现了个人的认识和见闻,记述差异较大。
四库提要论及《格古要论》评价道:“其於古今名玩器具真赝优劣之解,皆能剖析纤微。又谙悉典故,一切源流本末,无不厘然,故其书颇为赏鉴家所重”。不仅是《格古要论》中的许多观点受到后人推崇,而且其撰写体例也被后入所沿用,像陈继儒的《妮古录》、文震亨的《长物志》等等,都可见到《格古要论》的影子。此类鉴别古物真伪和价值的专著,与宋代以来盛行甚至泛滥的博古收藏之风密切相关。随着古物交易的发展,藏家对古物真伪、优劣的认识因时间久远、作伪技术的发展而愈加模糊,因此鉴定、辨伪逐渐成为一种必要。到了明初,一些有丰富赏鉴经验的藏家在前人的基础之上进行系统地著述,开创了古物赏鉴的局面。明曹昭《格古要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得以问世。同时,《格古要论》的出现也开启了明代士人执着于文房清玩的新风潮。


=============【结束】================
源自:


=========【开始】========>
《东西洋考》明张燮撰。张氏龙溪(今福建漳州龙海海澄)人,万历二十三年(公元一五九五)举人。书成于万历四十五年(一六一七)。这里所谓东西洋实际上皆属东南亚,而东洋系指南海东部及附近诸岛,反之则称西洋。
明代,漳州手工业和海外贸易迅速发展,月港成为中国最大的外贸港口。当时,张燮受海澄知县陶镕和漳州府司理萧基、督饷别驾王起宗委托,着手编写《东西洋考》,作为漳州与东、西洋各国贸易通商的指南。
《东西洋考》广泛采录政府邸报、档案文件,参阅许多前人和当代人的笔记、著述,还采访舟师、船户、水手、海商,经过详细、严密的考订和编辑,并仿照宋赵汝适《诸蕃志》体例,在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写成《东西洋考》。作者博览群书,书中引用不下百余部书籍,其中包括《水经注》、《宋史》、《唐书》、《元史》、《岛夷志》、《大明一统志》、《瀛涯胜览》、《真腊风土记》和多种海道针经。

全书分十二卷,
卷一至四:西洋列国考,记叙交阯、占城、暹罗、下港、柬埔寨、大泥、旧港、麻六甲、哑齐、彭亨、柔佛、丁机宜、思吉港、文郎马神、迟闷等国的地理、历史、气候、名胜、物产。共十五个基本上都在今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和马来西亚境内及其附近地区。
卷五、卷六:东洋列国考、外纪考记叙吕宋、苏禄、猫里务、沙瑶、呐哔啴、美洛居、文莱、日本、红毛番等国的地理、历史、气候、名胜、物产。所列国名和地区共六个,即吕宋、苏禄、猫里雾、沙瑶呐啴啴、美洛居、文莱。除文莱外,均在菲律宾境内,还特别记述了西班牙殖民主义者奴役和掠夺该地区的史实,以及华侨和当地土著与殖民者的斗争。
卷七至十二:记叙饷税、税珰、舟师、艺文和逸事等项目。
《东西洋考》是明代中外关系和东南亚各国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也是一部综述漳州与东、西洋各国贸易通商的指南。它对研究中外关系史、经济史、航海史、华侨史等都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周起元为《东西洋考》作序,誉之为“开采访之局,垂不刊之典”,“补前人所未备”,指明了该书的价值所在。

==========【结束】==========
源自:
-----------------【开始】------------->
清代何秋涛著,是研究中国西北史地学的作品,也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论述中俄关系的代表巨著。是一部针对沙俄的侵华野心,为当时中国国防军事服务;重视探求“夷情”和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论证缜密、自成一家的高质量史籍。

鸦片战争之后,国人对外患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东南海防,这使《海国图志》于时之所以会产生轰动的影响不无关系。但实际上,两次鸦片战争中最大的受益者并非来自东南海疆的侵略者,而是来自北方陆路的沙俄帝国。随着《瑷珲条约》、中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及一系列勘界条约的签定,中国东西北疆的1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划入了沙俄的版图。
何秋涛在当时国人极不了解俄罗斯的情况下,通过阅读300多种俄国进呈之书和检索大量古文献资料,努力探求俄罗斯情况及中俄历史关系,撰写了众多的价值极高的有关中俄关系的篇章,如《北徼星度考》、《北徼水道考》、《北徼教门考》、《北徼方物考》、《乌孙部族考》、《汉魏北徼诸国传》、《俄罗斯互市始末》、《俄罗斯进呈书籍记》、《考订俄罗斯国总记》、《俄罗斯境内分部表》等等,系统地介绍了俄罗斯的历史、地理、政区、沿革、人口、文化、宗教、物产、民族、贸易的概貌以及清初的中俄关系,为国人展现了一个“雄长欧洲,侵凌回部、疆土日辟,事变日增”的沙俄帝国,从而为“知夷制夷”,抵御沙俄侵略提供了全面的依据和参考。

当时大多数国人还未真正意识到来自沙俄的巨大侵略威胁之前,何秋涛就开始了《朔方备乘》一书的编撰。他从“揽地利戎机之要”的目的出发,用昭边禁,固封圉,抵御沙俄入侵的思想来纵贯全书。不仅记载了历代北疆用兵利弊,还深入考析了中国北疆的历史沿革和攻守地势。认为中国北疆的最大威胁莫过于沙俄,从西北方来看,“俄罗斯人竟可直至喀伦之外。如嘉庆年间有俄罗斯向哈萨克人索取安集延人口之事,即系在塔尔巴哈台喀伦之外,……其明验也”。故“边防之事,有备无患”,敲响了“西北塞防,乃国家根本”的警钟。
从东北方向来看,何秋涛则重点考析了吉林、黑龙江、库页岛的边防形势,提出了重防吉林、要防黑龙江、屯戍库页岛的方案。应该指出的是,《朔方备乘》一书中对军事防务的议论,都是建立在对中国北疆史地沿革进行严谨考证的基础上。所以议论不但极为精当,而且在史实上也订正了许多伪谬,从学术的视野很有力度地维护了中国领土的权益,堪称经世致用的典型之作。

咸丰八年兵部尚书陈孚恩以何秋涛“通达时务,晓畅戎机,足备谋士之选”而向咸丰帝举荐,将《北徼汇编》呈览。咸丰十年,何奉召入觐,赐书名《朔方备乘》。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正本被毁,仅存副本,后来副本又毁。何秋涛逝世,无人再为其整理原稿。光绪年间,何芳徕将残稿呈交直隶总督李鸿章。经黄彭年和畿辅通志局编修恢复原稿,光绪七年(1881年)刊行。


===============【结束】=============
源自:
==========【开始】===========
清·黄遵宪 著

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国家无论大小在华均可攫取种种特权,这深深刺痛了黄遵宪的民族自尊心。门户被迫开放后,中外政府和民间的摩擦纠纷不断产生,其结果总是以中方权利受损而结束。东邻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国力渐强、野心日大,缘此中国的日本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而黄遵宪所撰《日本国志》则是此期国人研究日本历史,尤其是维新史的名作。曾任驻日参赞的黄遵宪有感于中国士大夫大多眼界狭隘、不悉外情,乃发奋撰写了这部“条例精详、纲目备举、寄意深远”的著作,以见闻之切、搜罗之广、才力之富,尚费时八年方告成功。但该书1887年刊行后更多地是受到日人的关注,至甲午战败,该书的价值才广为国人所知,从而名满海内。今天看来,《日本国志》仍具有较高的资料价值。
黄遵宪逐渐认识到,正确地认识外国政治法律制度,妥善处理涉外事务乃是报效国家之正路。他通过实地考察“教案”,发现中国现有的法律制度与西方法律制度存在巨大的差异,正是这种差距成为西方列强迫使中国放弃“治外法权”的口实。于是,在黄遵宪独立自由研究的思想体系中,增加了对法律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这是他宪政思想产生的又一契入点。黄遵宪对日本明治维新后的社会制度进行全面地客观介绍。其中,该书对日本宪政制度改革现状的评介,为近代中国输入了全新的宪政理论思想,同时也为清末的宪政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日本国志》的内容共四十卷,分十二志:国统志、邻交志、天文志、地理志、职官志、食货志、兵志、刑法志、学术志、礼俗志、物产志、工艺志。全书共50余万字。书中把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内容作详细记载,如《国统志》,记古史简明扼要,记明治维新史则极为详尽,该篇3卷,维新史独成一卷。全书除《国统志》、《职官志》、《邻交志》、《学术志》略述古代外,其余八志全部记载明治维新史。二是载作者议论。各志除记述外,均以“外史氏曰”的方式,论述日本变革的经过及得失利弊,并推论及于我国。

============【结束】============
源自: 四部叢刊/初編/子部/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开始】==============
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是我国先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它的问世,开创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标志着祖国医学由单纯积累经验的阶段发展到了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
该书是以古代的解剖知识为基础,古代的哲学思想为指导,通过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由感性到理性,由片断到综合,逐渐发展而成的。因此,这一理论体系在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原则和学术观点。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黄帝内经》为古代医者托黄帝之名所作,其具体作者已不可考。但可以肯定《黄帝内经》 非自一人一手,其笔之于书,应在战国,其个别篇章成于两汉。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素问》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
《灵枢》是《素问》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内容与之大体相同。除了论述脏腑功能、病因、病机之外,还重点阐述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

《黄帝内经》基本思想及主要内容包括: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防养生和运气学说等等。
“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本身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同时人体结构和各个部分都是彼此联系的。“
阴阳五行”是用来说明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理论。
“藏象经络”是以研究人体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的。
“病因病机”阐述了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是否发病以及疾病发生和变化的内在机理。
“诊法治则”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预防养生”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的养生学说,是养生防病经验的重要总结。
“运气学说”研究自然界气候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指导人们趋利避害。

素问篇
第一篇 上古天真论
第二篇 四气调神大论
第三篇 生气通天论
第四篇 金匮真言论
第五篇 阴阳应象大论
第六篇 阴阳离合论
第七篇 阴阳别论
第八篇 灵兰秘典论
第九篇 六节藏象论
第十篇 五藏生成
第十一篇 五藏别论
第十二篇 异法方宜论
第十三篇 移精变气论
第十四篇 汤液醪醴论
第十五篇 玉版论要
第十六篇 诊要经终论
第十七篇 脉要精微论
第十八篇 平人气象论
第十九篇 玉机真藏论
第二十篇 三部九候论
第二十一篇 经脉别论
第二十二篇 藏气法时论
第二十三篇 宣明五气
第二十四篇 血气形志
第二十五篇 宝命全形论
第二十六篇 八正神明论
第二十七篇 离合真邪论
第二十八篇 通评虚实论
第二十九篇 太阴阳明论
第三十篇 阳明脉解
第三十一篇 热论
第三十二篇 刺热
第三十三篇 评热病论
第三十四篇 逆调论
第三十五篇 疟论
第三十六篇 刺疟
第三十七篇 气厥论
第三十八篇 欬论
第三十九篇 举痛论
第四十篇 腹中论
第四十一篇 刺腰痛
第四十二篇 风论
第四十三篇 痹论
第四十四篇 痿论
第四十五篇 厥论
第四十六篇 病能论
第四十七篇 奇病论
第四十八篇 大奇论
第四十九篇 脉解
第五十篇 刺要论
第五十一篇 刺齐论
第五十二篇 刺禁论
第五十三篇 刺志论
第五十四篇 针解
第五十五篇 长刺节论
第五十六篇 皮部论
第五十七篇 经络论
第五十八篇 气穴论
第五十九篇 气府论
第六十篇 骨空论
第六十一篇 水热穴论
第六十二篇 调经论
第六十三篇 缪刺论
第六十四 四时刺逆从论
第六十五篇 标本病传论
第六十六篇 天元纪大论
第六十七篇 五运行大论
第六十八篇 六微旨大论
第六十九篇 气交变大论
第七十篇 五常致大论
第七十一 六元正纪大论
第七十二篇 刺法论
第七十三篇 本病论
第七十四篇 至真要大论
第七十五篇 着至教论
第七十六篇 示从容论
第七十七篇 疏五过论
第七十八篇 征四失论
第七十九篇 阴阳类论
第八十篇 方盛衰论
第八十一篇 解精微论

灵枢篇
第一篇 九针十二原
第二篇 本输
第三篇 小针解
第四篇 邪气藏府病形
第五篇 根结
第六篇 寿夭刚柔
第七篇 官针
第八篇 本神
第九篇 终始
第十篇 经脉
第十一篇 经别
第十二篇 经水
第十三篇 经筋
第十四篇 骨度
第十五篇 五十营
第十六篇 营气
第十七篇 脉度
第十八篇 营卫生会
第十九篇 四时气
第二十篇 五邪
第二十一篇 寒热病
第二十二篇 癞狂病
第二十三篇 热病
第二十四篇 厥病
第二十五篇 病本
第二十六篇 杂病
第二十七篇 周痹
第二十八篇 口问
第二十九篇 师传
第三十篇 决气
第三十一篇 肠胃
第三十二篇 平人绝谷
第三十三篇 海论
第三十四篇 五乱
第三十五篇 胀论
第三十六篇 五癃津液别
第三十七篇 五阅五使
第三十八篇 逆顺肥瘦
第三十九篇 血络论
第四十篇 阴阳清浊
第四十一篇 阴阳系日月
第四十二篇 病传
第四十三篇 淫邪发梦
第四十四篇 顺气
第四十五篇 外揣
第四十六篇 五变
第四十七篇 本藏
第四十八篇 禁服
第四十九篇 五色
第五十篇 论勇
第五十一篇 背腧
第五十二篇 卫气
第五十三篇 论痛
第五十四篇 天年
第五十五篇 逆顺
第五十六篇 五味
第五十七篇 水胀
第五十八篇 贼风
第五十九篇 卫气失常
第六十篇 玉版
第六十一篇 五禁
第六十二篇 动输
第六十三篇 五味论
第六十四 阴阳二十五人
第六十五篇 五音五味
第六十六篇 百病始生
第六十七篇 行针
第六十八篇 上膈
第六十九篇 忧恚无言
第七十篇 寒热
第七十一篇 邪客
第七十二篇 通天
第七十三篇 官能
第七十四篇 论疾诊尺
第七十五篇 刺节真邪
第七十六篇 卫气行
第七十七篇 九宫八风
第七十八篇 九针论
第七十九篇 岁露论
第八十篇 大惑论
第八十一篇 痈疽

===================【結束】==========================
源自:
《武林旧事》成书于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以前,为追忆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著作,全书共十卷。作者按照“词贵乎纪实”的精神,根据目睹耳闻和故书杂记,详述朝廷典礼、山川风俗、市肆经纪、四时节物、教坊乐部等情况,为了解南宋城市经济文化和市民生活,以及都城面貌、宫廷礼仪,提供较丰富的史料。“诸色伎艺人”门著录的演史、杂剧、影戏、角觝、散耍等五十五类、五百二十一位名艺人的姓名或艺名和“宫本杂剧段数”门著录的二百八十本杂剧剧目,对于文学、艺术和戏曲史的研究,尤为珍贵。
周密号草窗,先世济南人。其曾祖随高宗南渡,因家湖州。淳祐中,尝官义乌令。宋亡不仕,终於家。是书记宋南渡都城杂事,盖密虽居弁山,实流寓杭州之癸辛街。故目睹耳闻,最为真确。於乾道、淳熙间三朝授受、两宫奉养之故迹,叙述尤详。
源自:
全书名《钦定日下旧闻考》,160卷,清英廉等奉敕编。此书是朱彝尊于康熙二十六年编成的《日下旧闻》的基础上删繁补缺、援古证今、逐一考据而成,是迄今所见清代官修的规模最大、编辑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考据最详实的北京史志文献资料集。始修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成书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全书分为18门,依次为:星土、世纪、形胜、国朝宫室、宫室、京城总记、皇城、城市、官署、国朝苑囿、郊垧、京畿(京畿附编)、户版、风俗、物产、边障、存疑及杂缀。
《日下旧闻》刊刻以后,清廷在北京开始大兴土木——尤其大规模地兴建园林。乾隆三十多年上距《日下旧闻》的成书已及百年,北京城池、宫殿、尤其是皇家园苑已有很大变化。朱彝尊所选录的,已远远不够了。而且朱彝尊以“布衣”著述,除唐、辽、金、元、明的旧迹外,很少著录宫殿御苑的建置设施,这些在弘历看来是很不够的。这百年中改置添建的,着实不少,尤其乾隆帝对宫殿坛宇、名胜古迹题过不少诗,作过一些考证,需要著录下来,于是命臣子收录清代新建的、改建的,加上康熙、雍正和乾隆自己的诗文,成为《日下旧闻考》。
该书收集保存了许多史料,由于辑录古碑残碣,许多文献可资考证。如周秦的石鼓文,唐代悯忠寺的苏灵芝行书宝塔颂碑,辽御史大夫李内贞的墓志,宣和七年燕山府清胜寺慈慧大师碑,金大定中礼部令史题名记略碑等等,都是少见的珍贵资料。另外,不少古籍残失,也赖此书保留了史实。其次,可以看到乾隆初、中期北京建筑的情况和康熙中叶以来北京城市的变化。它记述了这些园苑的建筑名称,建造年代,悬什么扁额,挂什么对联,什么人居住,诗文中题咏这些建筑表现了什么思想,为历史研究者、旅游者、文物工作者提供了很多有用的知识。
--------------------------------------
--------------------------------------

源自: 《四部丛刊》| 三编| 史部
原名《明书》,明末清初史学家查继佐(1601~1676)撰。后因遭庄氏史狱(庄廷鑨私修“明史”文字狱)牵连,以“获罪惟录书”而署书名,故名《罪惟录》。统记明代史事的纪传体史书。
查氏字伊璜,一字敬修,号兴斋,人称东山先生或朴园先生。浙江海宁人。明末举人。明亡后更名省,又隐姓名为左尹非人,坚持反清立场,谓必明室再兴之后,始恢复原姓名。曾参加南浔庄廷鑨纂修工作,明崇祯十六年(1644)起作明史,到清康熙十一年(1672)易稿数十次,毕一生之力成书。原名《明书》,后因遭庄氏史狱牵连,以“获罪惟录书”而署书名,故名《罪惟录》。
原书分:
帝纪二十二卷;
志三十二卷;
列传三十六卷。

该书次序纷乱,后由张宗祥、姜佐禹等人整理,分别部居,编次前后,写成目录,定为一百零二卷。与《明史》相比,该书多南明诸帝纪;志的部分也较细,设有《土田志》、《贡赋志》、《屯田志》等;传的部分为以事立传,不以人立传,与传统写法不同。另外还列有台湾专目。该书所记,始于洪武迄于南明弘光、隆武、永历、鲁王以海、韩本铉各代,记农民起义之事尤较他书为详。是研究明代,包括南明历史的比较有系统的资料。
  该书写成纯属私修,修成后更不敢公开,一直藏在夹壁墙里,秘不示人,冀以免祸。原稿涂抹殆遍,不可卒读。辛亥革命后,始见于世,藏于南浔刘氏嘉业堂。1936年,商务印书馆据该藏本影印出版,收于《四部丛刊》三编“史部”中。
源自: 四部丛刊初編/子部/白虎通德论
又称:白虎通、白虎通义。
东汉汉章帝建初四年(79年),皇帝亲自主持和召集当时著名的博士、儒生在白虎观讨论五经之同异。白虎观会议由太常、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陈述见解,“讲议五经异同”,意图弥合今、古文经学异同。汉章帝亲自裁决其经义奏议。这场大讨论的由来,一是由于古文经学出现之后,在文字、思想、师说各方面都同今文经学派发生分歧,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自西汉武帝时占统治地位的今文经学派,为保住自己的地位,急需利用皇帝的权威制成定论,以压倒对方。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皇帝也乐于出面组织一场大讨论。在白虎观会议所涉及今文经学的政治学说提要,广泛解释了封建社会一切政治制度和道德观念,成为当时封建统治阶级的神学、伦理学法典。会议的成果由班固整理编辑而成《白虎通义》一书,简称《白虎通》。
《白虎通德论》对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予以极大的期望。认为教者,所以追补败政,靡弊、溷渴 (《白虎通德论》卷七《三教》)。汉初,兴教化以克服败政之乱,靡弊之废,溷渴之状为当务之急。因而《白虎通德论》指出:教育何谓也,教育效也。上为之,下效之,民有质朴,不教不成 (《白虎通德论》卷七《三教》)。如何促使百姓及其子弟能知人伦,以别于禽兽,《白虎通德论》中提出了这样的教育方案:第一,要 立庠序以导之 ,立庠序的目的在于 行礼乐,宣德化(《白虎通德论》卷七《三教》)。
第二,要用里中之老而有道德者为右师,教导里中子弟(《白虎通德论》卷四《辟雍》)。
第三,以忠、敬、文作为向百姓教化的基本内容。在这里,教人以忠是至关重要的。原因在于忠于一切行为之本。很明显,这里所提出、倡导的内容,不过是孔子行忠信的儒家教育学说。
关于学校教育最基本的教学内容,《白虎通德论》中有具体的要求:以五常之道 训化人的德性,以五经六艺培养人的才术。
五常之道的教育内容分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明三纲,即: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
其二,正六纪,即: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做到诸舅有义,族人有序,昆弟有亲,师长有尊,朋友有旧。这些内容的确定,是汉朝统治者实行独尊儒术以来,儒家道德教育理论在学校教育中的反映。历史证明,自汉以后的中国教育史,儒家的道德教育理论一直占有绝对的,不可动摇的地位,影响到近代。
五经六艺 包括智育、美育等。教育内容分以下几个方面:诗教,培养人温柔宽厚的性格;乐教,培养人广博易良的情操;礼教,培养人恭俭庄敬的品质;书教,培养人属辞比事的志趣。
《白虎通德论》关于教师的作用也有明确的阐述,认为人要懂得道理,获取知识,就必须向老师学习。是以人虽有自然之性,必立师傅焉(《白虎通德论》卷四《辟雍》)。教师应在社会中具有很高的地位,是任何人不可取代的, 尊师重先,生之道也(《白虎通德论》卷四《辟雍》)。
另外,学习要外出求师,天子、太子、诸侯、世子皆就师于外.家庭内的道德传授不得提倡,原因在于:为世所读也,又授之道,当极说阴阳,夫妇变化之事,不可父子相教也。这部分论点对后世所延续继承的尊师重教传统美德起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源自: 四部丛刊初編/子部/颜氏家训
南北朝时期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北齐颜之推撰。七卷,共二十篇:
序致篇
教子篇
兄弟篇
后娶篇
治家篇
风操篇
慕贤篇
勉学篇
文章篇
名实篇
涉务篇
省事篇
止足篇
诫兵篇
养生篇
归心篇
书证篇
音辞篇
杂艺篇
终制篇
颜之推(531年~591以后),字介。颜氏原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先世随东晋渡江,寓居建康。侯景之乱,梁元帝萧绎自立于江陵,之推任散骑侍郎。承圣三年(554),西魏破江陵,之推被俘西去。他为回江南,乘黄河水涨,从弘农(今河南三门峡西南)偷渡,经砥柱之险,先逃奔北齐。但南方陈朝代替了梁朝,之推南归之愿未遂,即留居北齐,官至黄门侍郎。577年齐亡入周。隋代周后,又仕于隋。家训一书在隋灭陈(589)以后完成。
  他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写成《颜氏家训》一书告诫子孙。《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阐述立身治家的方法,其内容涉及许多领域,强调教育体系应与儒学为核心,尤其注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并对儒学、文学、佛学、历史、文字、民俗、社会、伦理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文章内容切实,语言流畅,具有一种独特的朴实风格,对后世的影响颇为深远。
【历史影响】
《颜氏家训》对后世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宋代以后,影响更大。宋代朱熹之《小学》 ,清代陈宏谋之《养正遗规》,都曾取材于《颜氏家训》。不唯朱陈二人,唐代以后出现的数十种家训,莫不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颜氏家训》的影响,所以,王三聘说。“古今家训,以此为祖。”从《颜氏家训》之多次重刻,虽历千余年而不佚,更可见其影响深远。
  历代学者对《颜氏家训》评价很高。诸如:“六朝颜之推家法最正,相传最远”。“北齐黄门颜之推《家训》二十篇,篇篇药石,盲言龟鉴,凡为子弟者,可家置一册,奉为明训,不独颜氏。”“此书虽辞质义直,然皆本之孝弟,推以事君上,处朋友乡党之间,其归要不悖六经,而旁贯百氏。至辨析援证,咸有根据;自当启悟来世,不但可训思鲁、愍楚辈(即颜之推之子辈)而已”。“乃若书之传,以褆身,以范俗,为今代人文风化之助,则不独颜氏一家之训乎尔!”“余观《颜氏家训》……,其谊正,其意备,其为言也,近而不俚,切而不激。……足令顽秀并遵,贤愚共晓”。从这些历代学者对《颜氏家训》的评价上,我们也可以看出《颜氏家训》对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影响及其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地位。